2018/08/05
室內空氣品質殺手

現代人約有90%的時間待在室內,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是影響健康的一大關鍵,但現代生活中,汙染源實在太多,舉凡家具、油性筆的揮發物等,甚至日光燈都會散發臭氧,該如何正確地維護室內空氣品質呢?


 九大室內空氣汙染:



早在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注意到室內空氣品質(Indoor Air Quality,簡稱IAQ) 的重要性,我國則是近年來才開始正視相關的問題。
環保署於94年12月30日公布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提出了九大常見的室內空氣汙染: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細菌、真菌、粒徑≦10微米之懸浮微粒(PM10)、粒徑≦2.5微米之懸浮微粒(PM2.5)、臭氧。


消基會副秘書長暨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低劣的空氣品質會危害人體健康,引起頭痛、疲勞、呼吸呆難、咳嗽噴涕、刺激眼、鼻、喉、皮膚,造成嘔吐頭暈等各種症狀;同時,亦會影響身體狀況,使工作效下降而減低生產力;另一方面,也會加速家具建材的老化。

 



  室內空氣汙染的來源:



良好的空氣品質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而要維護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首先需瞭解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暨行政院環保署公害糾紛裁決委員孫岩章與吳家誠針對環保署列出的九項空氣汙染,分別提出其主要來源如下:


1. 二氧化碳(CO2):主要來自燃燒,例如者飯;另外,單一空間內若人數過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會累積。


2. 一氧化碳(CO):主要來自不完全燃燒(常見家庭瓦斯熱水器引發的一氧化碳中毒)或二手煙。


3. 甲醛:主要來自家具、塗料、防腐劑、清潔劑等。家具合板中多使用尿素甲醛 樹脂,故新家具多會排放甲醛;另外,新居裝潢所塗用的溶劑、油漆亦會排放甲醛。


4.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此一類來源主要為揮發性有機溶劑,例如油漆、打火機、立可白、油性筆等。其他來源尚有清潔劑、殺蟲劑、燒香、二手煙、薰香(精油)、油漆、印刷品上的油墨、塑膠地墊等。


5. 細菌、真菌:大多是由人從室外帶入,其他如家具或牆壁的縫隙中容易藏有細菌。許久未清洗,曝曬的家具或衣物等亦容易孳生細菌。


6. 微粒(PM10和PM2.5):粒徑較大的如石綿。其他來源尚有灰塵(包括打掃過程中的揚塵 )、二手煙、煮飯油煙、塵螨等。一般醫學界認為10微米以下的顆粒方可進入人體呼吸道,而長度五微米以上的石綿纖維就對人體有害。


7. 臭氧:多半從室外飄進來。室內的臭氧則主要源於會放射紫外線的電器日用品,如滅蚊燈、日光燈、影印機等。

 

室內空氣汙染物中,最常見而嚴重的四項依序是二氧化碳、甲醛、微粒、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危害:



吳家誠指出幾項空氣汙染物,對人體有以下的危害: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氧氣相對就少,進而影響新陳代謝,造成疲勞、頭痛等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大腦運作。


2. 一氧化碳:瓦斯熱水器不完全燃燒所排放出的一氧化碳很容易取代氧氣與血紅素結合,血紅素中如有5%以上的一氧化碳,即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嚴重者則可能致死。


3. 微粒: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危害心肺功能。


4. 甲醛:為致癌物之一。


5.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可能為致癌物源,危害心肺功能。


電腦、燒香等亦有危險:


除了上述會排放空氣汙染物的日常用品外,家電用品的汙染也不容忽視。如電器中常會加聚溴聯苯(PPB)、聚溴二苯醚(PBDE)等阻燃劑、應用於電視、電腦、電子零件、電路板等塑膠材料中,以防止電子產品過熱而燒壞塑膠材料。
如果電子產品運作過久,在長期高溫的狀況下,聚溴聯苯,聚溴二苯醚等阻燃劑就會排放出有機性氣體,為致癌物的一種。目前不僅歐盟對此有所管制,台灣亦管制嚴格,國內凡是貼有環保標章的商品,都經嚴格控管,無須過於擔心。 除此之外,燒香、燃燒蠟燭等,對空氣品質亦是一大危害。吳家誠表示,由於地區文化性的關係,台灣人祭祖所焚燒的香、金紙等,都是獨特的空氣汙染物,也是相當嚴重的空氣汙染來源。


燒香所產生的主要汙染物為多環芳香碳 氫 化 合 物(polynuclea aromatic hydrocarbon,簡稱PAH),以氣體及粒狀兩種方式排放,為一種致癌物;而燃燒蠟燭亦會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質等汙染物。


另外,甲醛、揮發性有機物質相當難去除,需要長期(長達數月)通風才能使之散去。因此,積極的作法是選擇好的建材、家具,不要選擇未將甲、揮發性有機物質等毒性物質處理好的家具。一般市售空氣清淨機無法去除甲 、揮發性有機物質,對去除微粒較有效。


欲維持室內空氣品質,減少人為汙染排放相當重要,如抽煙、燒香、煮飯等。 如非得燒香的話,一定要注意通風。家庭主煮飯時也要注意通風,盡量配 口罩以免吸入過多空氣汙染物。


法規面有缺失:


追求良好IAQ是當前一個重要的議題,但目前國內尚存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


首先,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缺乏完善的制度。例如,環保署雖然規定了空氣汙染排放量的標準,罰則成效卻不明顯。再者,該署所提出的部份建議值標準是取八小時內的平均值,卻忽略可因間排放量高而足以致死的情況。
另外,大眾對此議題的意識以及解度還夠。在此情況下,相關法規、制度的推動就面臨很多的困難。
許多空氣汙染物可怕之處在於它無色、無味,不像一般惡臭物質,如魚腥味、腐臭味等易讓人察覺,因而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暴露於空氣汙染當中。故若要維持室內空氣品質,不應只是消極地排除汙染物,而是要積極地從預防的角度隔絕汙染物的產生。